提到捕蝇草,大家都熟悉它,凭借独特的外观和神奇的捕虫方式而扬名天下,但说起貉藻,你可能会问:这是个什么东东?它可是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》中唯一的一种保护级别被列为Ⅰ级的食虫植物,被称为“水中的捕蝇草”。
近日,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在开展野外调查暑期实践中,意外地在松嫩平原一湿地保护区内找到了“消失”多年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貉藻。
据了解,东北林大生命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刘静果、AG旗舰厅官方网站于文浩、孙雨琪,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分校老师周学刚等人一行,来到黑龙江省内松嫩平原开展为期一周时间的野外调查,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调查研究湿地植被资源情况。师生们在一处湿地保护区正在记录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槐叶苹时,却意外地在漂浮水面的槐叶苹下面发现了“隐藏极深”的另一种水生植物——貉藻。
当时,调查人员兴奋地叫出声来:“这‘稀罕物’都好多年在野外看不到了,没想到在这里能遇见它,这次调查收获太大了,真不虚此行啊”。
首次发现貉藻的地方是一片芦苇塘,广阔且茂密,貉藻借助不起眼的槐叶苹把自己“伪装”起来,不认真翻找和观察,很难会在隐蔽的芦苇丛中发现“长”在一起的貉藻。而更令人异常惊喜的是,调查人员仔细在这片水域搜寻,竟然发现存在成种群“扎堆”的大量貉藻,初略统计数量在500余株。
为方便教学和研究,调查人员现场成功采集到两株貉藻,并制作成标本。同时,使用GPS记录貉藻发现地的准确坐标,便于今后扩大调查范围,详细研究该物种的种群分布及数量等情况。
貉藻是茅膏菜科、貉藻属浮水草本植物,是单种属物种,仅有1种,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,另外在欧洲中部、南部,亚洲北部和东南部,大洋洲北部也有分布,然而整体数量稀少,被列入《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(第一批)》Ⅰ级,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IUCN)将其评为“濒危(EN)”。
貉藻外形好像“水草”,每株长度6-10厘米,无根;叶6-9片轮生,顶部具4-6条钻形裂条,裂条长5-7毫米;叶肾状圆形,具腺毛和感应毛,受刺激时两半以中肋为轴互相靠合,外圈紧贴,中央形成一囊体,像“口袋”一样以此捕捉昆虫。
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教研室副教授郑宝江告诉记者,貉藻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漂浮食虫植物,别看它叫“藻”,但它可不是藻类,而是被子植物,能开花结实,它既可以光合作用,又可以在水里捕虫。貉藻的捕虫机制如同捕蝇草,两半叶片呈稍大于90°的夹角布置成“陷阱”,当有水蚤和蚊子幼虫等幼小昆虫经过触碰到感应毛时,“捕虫夹”迅速闭合,让猎物落入其“口”中,然后叶囊分泌消化酶,对昆虫进行消化吸收。
貉藻长着类似捕蝇草那样的捕虫夹,捕猎速度惊人,据研究其捕捉小虫子的反应速度大概在10毫秒左右,甚至比捕蝇草还要迅速,可以说是自然界中反应最为迅速的植物之一。约一周时间,将猎物消化完后,捕虫夹会重新打开,准备下一次的“狩猎”。
据郑宝江介绍,作为极其珍稀濒危物种,貉藻“难得一见”,5年前只在三江平原三环泡自然保护区找到了9株,后来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大量貉藻,时隔多年这次能在松嫩平原湿地“偶遇”,很难得。这得益于近年来对环境监测和濒危物种保护方面的不断投入,貉藻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。
貉藻早在8500万至7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,就在热带岛屿上与恐龙为伴,经过漫长地质年代顽强生存下来,成为古老的孑遗植物,因而非常珍稀。之所以稀少,是因为它对水质要求很高,水体PH值要达到6才有生存可能,因而貉藻又是“水质的监测员”。
原标题:《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孑遗植物——貉藻再现省内湿地|东北林大野外调查新发现》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