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过塘古树公园护住前人栽种的百年古樟树群,更护住了牛过塘村民的绿色家园。
冬日里,踏入牛过塘古树公园,12棵百年樟树让空气弥漫着一股清香,叠加的鸟鸣声让人心旷神怡;沿着樟树旁的景观廊道来到潭江边,竹林的叶子在微风荡漾中,簌簌地唱着歌……
近年来,开平市蚬冈镇党委坚持走好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通过“党组织发动、党员带动、党群携手”,深入开展“植绿、补绿、护绿”行动,不断丰富“绿”的内涵,努力描绘出党建引领绿美乡村建设新画卷。
“村里开辟‘四小园’,种一些花草和果树,好看了很多,环境好了不少,村民们觉得效果好,也愿意参与进来。”蚬冈镇东和村联登里村民小组长黄林森说。
近年来,蚬冈镇发动党员示范带头,引领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,主动清除自家残垣断壁,清理出房前屋后的空闲地,腾出空间宜树则树、宜花则花、宜果则果、宜菜则菜,广植乡土树种,因地制宜建设“小花园、小果园、小菜园、小公园”,千方百计增加“五边”和“四旁”绿地绿量,做到补绿增绿、见缝插绿、应绿尽绿,以边角之地推进村庄绿化美化。
为更好地巩固建设成果,蚬冈镇各村党组织牵头实行“园长制”,在各个村民认领耕作的小园子中,设立小园长公示牌,落实各个建成小园子的责任人、监督人、维护人,进一步强化村民协同共治意识,实现“四小园”建设成果可持续。
“过去蚬冈河道经常漂浮着生活垃圾,岸边杂草随处可见。现在通过整治,河水变清了,河岸变绿了,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好了。”蚬冈圩社区居民黄姨表示。
蚬冈镇坚持“党建红”引领“村庄绿”建设,结合主题党日、“三会一课”等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村组、群众家中,对绿美乡村建设进行广泛宣传,特别是在元旦、植树节、清明节、劳动节、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,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种绿主题党日活动,提升乡村“含绿量”。
在党群合力下,如今的蚬冈河一改旧貌,蚬冈圩社区段350米长、68米宽的河面上,生态浮岛的绿植随波摆动,河道两边的再力花和狐尾藻茁壮生长,恢复了水清、岸绿、景美的自然风貌,更与河上的“仲安桥”、河畔的“道宵亭”和“机兰亭”等人文景观构成交相辉映的侨旧墟风貌。
“今天这里崩一块,明天那里倒一片,河堤长年得不到加固的话,河边这些树特别是上百年的樟树群迟早都会被侵蚀掉……”去年年初,东和村牛过塘村民小组的周伯向驻村干部叹息道。
牛过塘村民小组位于潭江海沙段的侵蚀岸,由于水流比较湍急,岸边泥土时常受到侵蚀,存在较大的地质隐患,严重影响古樟树的生长环境。
蚬冈镇积极回应村民关切,组织党员干部到潭江海沙段开展调研,通过召开党员会、村民小组会议征求群众意见,提出修建古树公园设想,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,推动投入约930万元对潭江牛过塘村段进行抛石加固、护坡绿化,环绕岸边的珍稀古樟树资源建成牛过塘古树公园,护住前人栽种的百年古樟树群,更护住了牛过塘村民的绿色家园。
公园今年7月建成后,很快成了网红打卡点。为了更好保护古树,东和村党支部书记黄健文经常带着村干部、网格员、热心村民到公园向游客宣传,齐心保护古树,珍爱绿色遗产。
森林覆盖率为70.02%;植物配置、乔灌草结构科学合理,混交林比例为67.7%;乡土树种比例为76%……在党群共同努力下,群星村持续擦亮“国家森林乡村”金字招牌,打造森林包围农村的原生态乡村画面。
近年来,群星村党总支将乡村绿化美化融入美丽乡村AG旗舰厅官方网站建设全过程,充分利用该村山清水秀、土壤肥沃等自然禀赋,在乡村主干道、村内广场、庭院、村内荒山荒地、闲置土地等实行见缝插绿,实现出门即见绿。
同时,群星村党总支发挥该村绿色资源丰富的优势,大力发展林业经济,充分发挥林业在优化生态环境、发展特色产业、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,发动村民将土地、山头进行组织发包,种植经济树木,给村民带来了实惠。同时鼓励村民从事森林相关产业,如生态管护、育林护林等,目前村民年均收入10%以上来自森林相关产业,有效提高森林产业效益。
为呵护来之不易的“绿”,群星村党总支制定护林巡查制度,推动各村小组实现联防联治,组建巡林队伍,坚决打击一切危害生态发展的不法行为,保护群星村绿化美化成果。
“虽然天气寒冷,可巡林护林一点不能松懈。守护村里的青山绿水更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祖训,只要我还能走,就一定会尽责担当,积极参与护林巡查,为我们村绿起来、美起来尽最大努力。”76岁的老党员熊陆荣说。
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我们将以党旗之红,护生态之绿,建乡村之美,让‘绿美’的生态环境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‘底色’。”蚬冈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