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炎夏日,走进兴义市南盘江镇红椿村,成片的芭蕉林染绿山岭,一串串碧绿、肥壮的芭蕉垂挂树上,勤劳的红椿村民忙忙碌碌地收着芭蕉,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。
贫困户周昌学也沉浸在收芭蕉的喜悦之中,68岁的他采收芭蕉时,手脚麻利,手舞镰刀,“唰唰”两下便将芭蕉砍下。
“今年芭蕉长得好,一亩地能收近2000斤,卖个2000多块不成问题。”算算芭蕉的收入账,周昌学笑得合不拢嘴,正是因为种上芭蕉后,周昌学走上了脱贫致富路。
周昌学一家三口人,儿子尚未成家,一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,挣的钱只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,而周昌学和老伴常年靠种低效经济作物和接点零活维持基本生活。2013年,老伴突然患上脑膜炎,发高烧伤了眼睛。同年,周昌学又在做活时摔伤了颈椎,突遭变故,让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更是举步维艰。
针对周昌学的情况,村委会和帮扶干部帮助他申请了医疗扶贫政策,解决他和老伴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。经过治疗,他和老伴逐渐康复,但老伴的眼睛还是看不清,无法再同他一起下地干活,养家的重担只能他一人挑起。
“幸福的日子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双脚!”家庭的变故没有打垮周昌学,他也并没有因为自己成为贫困户而在家等着政府来救济。他每天早出晚归,下地干活,农闲时,收购村里的芭蕉用背篼背到集市上卖,维持家中的日常开支。
红椿村,地处南盘江北部万峰湖沿岸,土地肥沃、气候宜人,日照充足、昼夜温差大,种出的芭蕉口感极佳。以前就有不少村民种植芭蕉,但都是零散种植,不具规模。直到2015年,村里根据当地独特的土壤、气候优势,经过市场分析调研发现效益可观后,决定大规模种植,并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每亩补助600元,动员村民发展芭蕉产业。
周昌学得知消息后立即主动申请加入芭蕉种植行列,考虑到自家情况,又担心量大销售不完,他便尝试着栽种了3亩。2016年,3亩芭蕉就卖了8000多元。
尝到甜头的周昌学再次来到村委会申请扩大种植,把家中的16亩地全用来发展芭蕉种植,分别种上土芭蕉、美人蕉、西贡蕉、小米蕉等品种,提高经济效益。
红椿村芭蕉产业形成规模逐步扩大,不少水果商贩找上门来,村里又成立兴义市红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打通产销两地的购销渠道,打消村民销售的后顾之忧。
“2018年,芭蕉大丰收,供不应求,一年收入4万多元。”周昌学乐滋滋地介绍,芭蕉是个懒庄稼,不用时时刻刻去打理,“我闲不住,申请了5万元特惠贷买了10头牛养殖。”
现在,挣了钱的周昌学将原本简陋破旧的房子好好装修了一番,还买了一辆三轮车,自己拉芭蕉到市区销售。“今年,红椿村芭蕉又迎来大丰收,蕉香溢满整个村庄。预计今年收入将超过4万元。”看着一串串饱满壮实的芭蕉,周昌学脸上乐开了花。
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,周昌学又养起了50只鸡。眼下,他准备买些网将自家的芭蕉林圈起来,发展林下养鸡,树上果实累累,树下生态鸡肥,这条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广。
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:@中国黔西南 微信/易信:中国黔西南 APP:北纬25°的黔西南 数字报:官网:邮箱:AG真人娱乐首页